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对心电图房颤的认识

对心电图房颤的认识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发布日期:2011-07-06浏览次数:50355

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肌颤动。是成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是心房扑动的15~20倍,与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构成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其引发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及血栓栓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人们对房颤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笔者对2009年12月~2010年5月做心电图检查的35例房颤患者进行总结,就其心电图特点、心电图类型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例心房颤动患者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5~74岁。35例心房颤动中,风心病7例,冠心病15例,肺心病3例,高心病3例,心肌病3例,其他4例。均经常规12导联心电图、胸透、心动超声、检验所证实。
  1.2 方法 :取患者平卧位。心电图走纸速度50mm/s,标准电压1.0mV/cm,选择12导联心电图,并加做长V1导联10s。
    1.3 诊断标准
    1.3.1 心房颤动心电图表现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方向相反,RR不规则心房颤动f波。f波频率350~600次/min。
    1.3.2 分类标准 :
    1.3.2.1 依据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久暂分为阵发性(持续时间<7d,一般<48h)和慢型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d)。
    1.3.2.2 依据心室率快慢分为较慢型房颤(心室率<100次/min),快速型房颤(心室率100~180次/min),及极速型房颤(心室率≥180次/min)。
    1.3.2.3 
    依据心房波粗、细分为粗波型(f波振幅>1mm)房颤和细波型(f波振幅≤1mm)房颧。 
  2  结果
    2.1 房颤的心电图表现
    2.1.1 f波V1导联f波振幅>0.5mV者为粗颤,见于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是复律的指征。f波振幅<0.5 mV者为细颤,146例心电图P波均消失,其中24例所有导联见不到f波。
  2.1.2 心室率 心室率<60次/min者39例,心室率100~180次/min者105例,心室率>180次/min者21例。
    2.1.3 RR间距 短RR间距为0.24s,长RR间距为2.08s,所有病例RR间距不规则。
  2.2 房颤的类型:
    2.2.1 阵发性房颤10例,其中风心病7例,冠心病3例。
    2.2.2 较慢型房颤10例,冠心病3例,其他7例。

2.2.3 粗波型房颤5例,风心病3例,冠心病2例,。
    3  讨论
    3.1 房颤的发生机制 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认为:心房的病理、生理改变弥散而不均匀,心房肌的应激性和传导性离散度很大,冲动在心房内不能形成规整的折返环,只能形成许多碎裂的微型折返,使兴奋波在各处分化成不规则而互相割裂的小波,表现为分散的、极不协调的颤动活动。
    3.2 房颤的心电图特点分析 房颤的心室率快慢主要取决于房室交界区一希浦系统和旁道前传有效不应期长短。房室交界区一希浦系统不应期病理性延长,更多的f波因干扰与阻滞未能下传心室、心室率缓慢而不规则。心室率<60次/min者,称为缓慢性心房颤动,心室率慢至35次/min者可交界性逸搏或室性逸搏,f波下传的R-R间歇在2.0s以上者,称为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歇,提示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区一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短,f波下传心室的频率加快引起快速心房颤动。凡f波下传的心室率在100~180次/min之间者,称为快速型心房颤动,凡f波下传的心室率在180次/min以上者,称为极速型心房颤动。前向传导的不应期<330ms时,易发生极速型心房颤动。
    3.3 房颤的临床处理探讨 对于基层
医院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控制其心室率和心律:
    3.3.1 休息时心室率<90次/min,患者的自觉状态良好,一般应稍高于窦性心率,以补偿失去心房功能的后果
    3.3.2 合适的快心室率一般男性为227年龄:女性为206-(年龄×0.6)。
    3.3.3 患者有好的运动耐量(分级运动试验、6min步行测试)。但心房颤动的个体化治疗是目前应遵循的治疗原则。对具有血栓栓塞高危病人不管是采用节律控制还是心室率控制治疗,抗凝治疗都是重要的治疗。对症状较轻从维持窦性心律治疗中获益较少,而承担风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的不良反应和导管消融的并发症)较大的病人,应选用控制心室率的治疗。相反,对那些症状较重,维持窦性心律的获益较大的病人。应选择控制节律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