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医疗关乎民生 浅谈对医疗改革的看法

医疗关乎民生 浅谈对医疗改革的看法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08-10-15浏览次数:74486

     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多年来民怨多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且随着整体物价的上涨,人民医疗费用支出也越来越高不可攀,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制约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政府和民众共同呼吁医疗改革,但我国的医疗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仍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笔者班门弄斧,浅谈目前医疗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为抛砖引玉,还望专家、学者们能尽快为中国医改开出良药金方。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
     所谓看病难,不但在农村、乡镇偏远地区看病求医难,在大城市同样困难。究其原因,作为一个人口总数全球的国家,我国卫生、医疗资源本来就相对不足,截至2006年底,我国卫生机构床位数仅为351.2万张。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总费用的2%左右。并且,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先进医疗力量都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这就造成了农村人都到城里看病,小地方人都到北京上海看病,老百姓有个说法叫“全国人民上协和”,诙谐之中也倍感无奈呀。
     医院管理体制缺陷尚多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院还是公立性质的,公立机构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为人民公益服务,但是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不够,各大医院纷纷“自谋生路”,追求经济利益,药品加价,过度治疗,收受药厂回扣,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简直是对患者的健康不负责任,有违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医保惠民政策覆盖有限
     在不少发达国家,不仅实现了全民享受医疗保障,而且人民自负的医疗费用比例相当低。但我国目前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4亿人,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农民工以及少年儿童等群体基本没有参加,看病主要靠自己掏腰包。有医疗保障的职工,自费部分也比较高。这就出现了很多老百姓得了病不看病,或者为了看病倾家荡产。
     这一切都说明我国的医疗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不过可喜的是,政府也在不断出台一些措施治理、规范医疗领域管理,近年来一些地方也因地制宜,见仁见智,各自试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并且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
     早在2005年5月份,卫生部传出消息已基本确定取消医院药品加价,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局面,减轻人民看病时的经济负担。药品加价是造成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一旦取消不仅能为患者省下一大笔开始,还能使医院在采购同类别药品环节中减少、杜绝商业贿赂的发生。
     从2005年开始,各地开始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发展出了包括集中采购模式、挂网模式、竞价模式、药房托管模式、打包模式等多种多样的模式,当然医改发展的方向要求我们有统一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目前尚不能实现,但药品的集中采购的确对降低药价,减轻患者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河南省从2006年8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行按单病种付费的制度,首批试点医院3家,涉及30种单一性疾病。在经过一年零一个季度的试行以后,在2007年12月下旬,按病种付费试点扩大到39家医院,并且试点病种也增加到100种。9月8日,河南省发改委联合省卫生厅召开会议,全省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再次扩大,试点由39家增至100家。
     按病种统一定价,有助于患者规划医疗费用,让患者花钱看病更放心更安心。这也不失为医改可以参考的一个方向。
     北京市从2007年9月开始时实行“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将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到60岁以上老人和婴幼儿,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反响热烈。这为全国其他城市的医保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编 辑:侯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