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2021 CCO | 叶定伟教授:前列腺癌,游刃于东西方之间

2021 CCO | 叶定伟教授:前列腺癌,游刃于东西方之间

文章来源:医脉通发布日期:2022-04-18浏览次数:125

2022年4月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河南省癌症基金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协办的中国医学盛会——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2021 CCO)在郑州隆重召开。


在主旨报告专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分享了题为《前列腺癌,游刃于东西方之间》的报告,主要分析了如何突破中国前列腺癌的困局,如何利用“三驾马车”实现中国前列腺癌的治疗。


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亚太前列腺学会(APPS)候任主席


前列腺癌成为威胁中国男性健康的主要杀手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在全球男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1位,位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第1位。
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位居上海男性恶性肿瘤第4位,前列腺癌己成为威胁中国男性健康的主要杀手。


中西对比,形式严峻


中国与欧美前列腺癌流行病学的差异在于:发病少,死亡多。

全球新发病例中,美国占17%,中国占8%;而全球死亡病例中,美国占8%,中国占15%。
原因在于:在中国,早期患者占比不足30%,诊断和治疗方案以经验为主,治疗科室以泌尿外科为主导。而在美国,早期患者占比近90%,诊治方向主要趋向于医学和个体化诊治,基本实现了多学科诊治模式。


如何突破中国前列腺癌的困局?


叶定伟教授指出,要突破前列腺癌困局,需游刃于中西方之间,用好早期筛查、治疗和多学科参与这“三驾马车”,走出创新之路。


三驾马车之一——早期筛查之路


要建立适合中国人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体系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筛查是目前前列腺癌领域应用广的标志物,但PSA特异性差,会导致过度穿刺活检,为解决这一难题,目前美国主要采用前列腺健康指数(PHl)检测,PHl目前已于欧美上市,应用广泛,优于PSA,可增加早期癌症检出率,减少过度穿刺活检。PHI值越大,前列腺癌风险越高。
PHI在中国人群应用中尚未达到较好的效果,中欧专家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以确立了适合东方人群的PHI临界值,该研究发表于泌尿外科顶刊European Urology杂志,研究发现,东西方人群PHI界值明显不同,中国人群PHI值为30,而欧洲人群为40。主编Zlotta教授评价指出,此研究揭示东西方PHI值差异,为PHI临床应用于东方人群诊断前列腺癌奠定了基础。


中国前列腺癌筛查的“复旦策略”


叶定伟教授牵头制定并推广了部《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共识主张采取两种方式,“前列腺癌筛查基地”+“前列腺癌筛查社区服务站”,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驾马车之二——治疗之路


探索前列腺癌全程化治疗模式——早期手术


早期前列腺癌手术较难,难点在于:出血量大(平均出血量1000ml)、术后尿失禁率高、性功能障碍率高。目前主要采取微创方法(引进腹腔镜"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webkit-tap-highlight-color:rgba(0, 0, 0, 0);">腔镜——手术机器人)大大改善了现状,但还远远不够,仍存在瓶颈。


叶定伟教授团队发现国人骨盆解剖特点与西方人有很大不同,根据独有的特点,探索出了适合国人的手术方式(“深马桶” vs “大脸盆”)。
基于此,叶定伟教授团队创立了“复肿技法”:更微创、更、更好的功能保留,实现了控瘤率>99%、控尿功能恢复>99%、性功能恢复>99%,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探索前列腺癌全程化治疗模式——中期分期


中期前列腺腺癌注重分期,难点在于:对于非转移性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nmCRPC)患者,常规医学影像(骨扫描/盆腔MR)无法准确分期,无法指导治疗。


叶定伟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PSMA医学显像,使诊断率得到明显改善,力求突破中期患者的分期困局,但根据PSMA PET-CT进行分期依然存在困难,叶定伟教授开展了一项研究,利用PSMA+FDG双重影像,指导nmCRPC再分期,结果发现,对于传统影像未发现转移灶的nmCRPC患者,双重显像发现73%患者具有转移灶,2020年该结果发表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主编Keith T.Flaherty教授评价指出,双重影像监测体系为前列腺癌分期提供了强有力工具,改变了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探索前列腺癌全程化治疗模式——晚期分型


中国前列腺癌晚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低,手段单一,副作用大。中国患者基因组数据匮乏,晚期患者无法分型,无法实现治疗。
叶定伟教授团队领衔开展了一项中国人群胚系基因组学研究,以期实现“分型”,该研究结果2019年发表于European Urology杂志,证实了中西方人群在DNA修复基因遗传突变发生率的相似性(均为12%左右)。深入分析分布谱发现东西方人群的差异:中国高危及转移前列腺癌人群的BRCA2突变率更高。可见,中国前列腺癌人群有必要基因检测


由中国专家牵头开展了来自东西南北四大中心(充分代表了中国人群)的一项大规模研究,研究结果2021年发表于JNCCN杂志,研究发现并定义了中国人群优选基因检测包括:BRCA2、MSH2、PALB2、ATM基因。


三驾马车之三——多学科参与之路


探索并推广中国泌尿肿瘤MDT模式


2005年,叶定伟教授团队建立了汇聚全院专家智慧和力量的经典MDT团队(MDT 1.0),复旦肿瘤是全国早成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团队的中心,历时16年,会诊8000余例疑难病例。


2015年,依托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整合全国肿瘤医院资源,建立了MDT 2.0模式;2018年,通过“互联网+MDT”模式,建立中国泌尿肿瘤MDT平台(MDT 3.0)。


MDT 3.0:每年由全国各地转诊1000余例疑难病例。目前已纳入全国403家中心,已覆盖除澳门之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区,先后有21家国际中心入驻。中国泌尿肿瘤MDT平台(MDT 3.0)已获得官方认证,获得上海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医疗服务品牌,获得上海市卫计委“智慧医疗”项目基金支持以及国际赞誉。


下一站,路在何方?


通过“三驾马车”以及中国专家的共同努力,2018年,来自中国21大医疗中心的数据显示,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平均数据)为69.2%(从不到40%),研究发表在Lancet杂志;2018年,复旦肿瘤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为82.6%,但与美国5年生存率97.5%仍有很大差距。


积极开展泌尿肿瘤新药临床研究


中国学者在泌尿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的地位,从无话语权到主动参与再到牵头引领,中国学者牵头开展的研究逐步实现跨越,目前中国专家牵头了3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涉及21个国家206个中心。


国际合作


积极推进前列腺癌诊疗的国际合作,中国与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多个国家的诊疗中心积极建立合作关系,寻求差异;并积极中国成果的国际认可。


叶定伟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国人牵头编撰了泌尿国际共识《前列腺癌亚太专家共识》上海共识;2019年,叶定伟教授团队有7项成果写入NCCN指南、EAU和AUA国际权威指南。


学术影响力


在亚太前列腺癌协会2019年会中,叶定伟教授(中国)当选APPS候任主席。


叶定伟教授受邀参加前列腺癌圣加仑共识会(APCCC)(国际泌尿肿瘤届“俱乐部”),作为中国代表受邀出席2021会议。
此外,叶定伟教授团队受邀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前列腺癌综述。2021年复旦肿瘤作为受邀的亚洲团队,在Nature Reviews Urology杂志发表重磅综述,在泌尿肿瘤领域,该杂志影响力巨大。


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叶定伟教授发表40年创刊特邀述评,回顾了中国前列腺癌40年间诊治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结语


未来,医教研学将齐头并进。

聚焦三驾马车:发力早期筛查、深耕治疗、创新多学科模式。

坚持两大创新:加速新药研究,推进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