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技术前沿 > 减少磁共振含钆对比剂剂量 血管成形术后NSF风险降低

减少磁共振含钆对比剂剂量 血管成形术后NSF风险降低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10-01-26浏览次数:73137

  意大利研究者发现,在对急性心梗病人做磁共振检查时,将双功能对比剂Gd-BOPTA的剂量减少一半,能够达到和全剂量使用时的影像效果。继而,可以通过减少照射时间,降低心血管病人罹患肾源性系统纤维化的风险。

  肾源性系统纤维化(NSF)是一种表现为骨骼、肾脏、肺部、肌肉以及其他组织纤维化,而使人体逐渐衰弱,并且严重时可致死的疾病。常发生在因心血管问题而接受高剂量的含钆磁共振对比剂的肾病病人身上。

  该项研究的主持人,罗马一所大学的卡邦博士认为,“直到现在,在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时,对于对比剂的剂量以及数据采集时间,尚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对那些必须接受血管成形术治疗,并且先期已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普遍应考虑尽可能减少含钆对比剂的剂量以避免肾源性系统纤维化综合征的发生。”

  病人分析

  研究人员选取了15位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其中11位男性,4位女性。对这15位在至少间隔24小时的情况下进行2次连续的心脏磁共振检查,磁场强度为1.5特斯拉。次检查时,双功能对比剂Gd-BOPTA的剂量均为0.05mmol/kg体重,第二次检查时,按随机顺序抽取部分病人的对比剂剂量为0.1mmol/kg体重。

  2次磁共振扫描间隔是24到48小时。两次扫描都按下列时间节点顺序记录磁共振数据,在Gd-BOPTA注射前以及在分别注射两种剂量的Gd-BOPTA后1、3、5、 10, 15和 20分钟后。

  由两位放射学专家分别评价了梗死心肌以及非梗死心肌,梗死心肌以及左心室之间的影像,并测量了信噪比。在两种对比剂剂量下,分别测量每个时间点的影像质量。卡邦博士在2009年RSNA会议上提交了这份研究成果。

  统计学差异

  研究者发现在标准剂量以及半剂量下,对比梗死心肌以及不发生梗死的心肌部位,以及对比发生梗死的心肌部位以及左心室时,每个时间点下的影像质量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通过测量信号强度,研究者发现梗死部位的心肌与非梗死部位的心肌平均相对对比信号强度在剂量为0.1 mmol/kg剂量时,是774.4%,在0.05 mmol/kg剂量时为772.6%。大相对对比强度到达时间在0.05mmol/kg剂量下为10分钟,少于0.1mmol/kg 剂量下的15-20分钟。

  在剂量为 0.1 mmol/kg/bw 时,在0-20分钟内的每个时间点,梗死部位的心肌信号强度比左心室的信号强度要弱。相反,在0.05 mmol/kg/bw 剂量下,在造影剂注射后的开始10分钟,梗死部位心肌的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左心室的信号强度(p < 0.05)。

  半剂量好处

  由以上结果,研究者认为,采用半剂量的Gd-BOPTA得到的影像,与全剂量影像具有可比性,并且由于采集时间更短,采用半剂量对比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检查时间,降低检查成本,尤其适用于具有较高的风险罹患NSF的肾病病人。

  这项研究还指出在 Gd-BOPTA剂量为0.05mmol/kg时,梗死心肌与左心室之间的对比效果较为理想,这个剂量可以非常好地描绘出心内膜下梗死的心肌情况。